【教师声音】陈光宇:让“实践智慧”写进教学云端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这是一门具有‘实践智慧’特点的课。”谈起《工程伦理与学术道德》课程,授课教师、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光宇侃侃而谈。
新学期,课程组老师为全校888名研究生在线讲授这门课程。该课程以价值塑造为核心,以工程职业伦理教育为重点,力图实现“意识-规范-能力”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课程突出强调案例教学和参与、互动教学的要求,贯彻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提升工程师和其他工程实践者的社会责任感,与课程思政不谋而合。那么,疫情特殊时期的线上教学,又该如何进行才能保障研究性教学的初衷呢?
要上好在线课,前提是做好准备,课程组就有明暗两条线,确保在线授课的准备工作万无一失。
早在开学前两周,课程组老师们齐心协力,积极准备,在家里反复测试熟悉各类教学平台,确认包括网络、台式电脑、笔记本和手机等不同终端的在线体验,并及时安排学生登录课堂,模拟教学情境,做了充分的测试,与此同时,还积极做好相应的预案。硬件方面,经管学院大力支持在线课堂建设,为课程组老师在网上订购了带麦克的视频摄像头,这是全力以赴做好线上教学准备工作的“明线”。
比起其他课程组,陈光宇他们还有一条“暗线”优势。早在2019年,课程组就承担了一项国家级的全国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线课程建设项目,在信息中心姜润强老师帮助下,通过成电慕课基本完成了本课程视频、客观题和主观题等资料的建设,已经为在线课程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对于本次线上教学,陈光宇感到“心里很有底气”。
为减少研究生同学在线学习的负担,基于易于操作、功能简单、有反馈统计功能的因素考虑,陈光宇与课程组老师经过反复研讨,最终确定授课平台,采用首选腾讯课堂、备选雨课堂+腾讯会议/QQTIM的方案,教学模式则采用“MOOC视频+PPT客观题+主观题”的方式进行教学。
其实,对《工程伦理与学术道德》课程而言,在线教学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落实案例教学和参与、互动教学的要求,突出其“实践智慧”的特点。为化解这一难题,课程组早早开始了课程设计。
3月2日,全校研究生按原定教学计划如期迎来新学期在线上课第一天。当天下午5、6节是陈光宇线上教学的第一节课。上课前,他制定了周详的教学安排,设计了专门的教学流程和课堂记录,包括视频、客观题和主观题的交替等,从受众角度,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长时间观看MOOC视频肯定会犯困,注意力难免会不集中,所以我将每段视频控制在10-15分钟,交叉做题和讨论,并利用在线统计功能,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依据。”陈光宇如是说。
“当天,我班上121名同学上线听课,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学生反馈率保持在90%左右,没有反馈的部分原因是学生端运行环境导致没有出现投票图标,其他功能(视频,声音)都是正常的。”针对第一堂的上课教学效果,陈光宇及时进行了总结。
与以往面对面的线下课堂相比,怎样才能保障线上教学质量呢?在陈光宇看来,需要老师多去思考线上教学的设计,多鼓励同学们参与互动研讨,多多辨析其中的伦理意识、规范和能力的内涵。除此之外,还应有三个方面的保障条件:
首先,课程资料准备充分,集中放置在QQ课程群,包括课程PPT、案例视频、案例文档等,MOOC视频放在成电慕课和爱课堂平台上。
其次,课前老师提前20分钟准备好,并开始与学生端的各种功能测试,保证学生对流程和功能的正确掌握。
最后就是在课堂上,按计划的流程推进教学内容,并记录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依据。特别强调在课后及时对当堂授课情况进行总结,并反思改进。
在线教学的优势是及时反馈,统计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老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进度和方式,非常有益。这种方式可以融入到线下教学中,实现线上和线下的优势互补的作用。虽然本次新冠肺炎特殊时期下的在线上课让师生改变了原有的课堂面对面方式,“但这恰恰又启示我们探索创新今后的研究生教学方式。”陈光宇说。
对研究生同学对本次在线教学表现出的理解与配合,陈光宇很欣慰,“第一节课上,先前录好的MOOC视频在播放过程中,同学们偶尔听到了我的呼吸声,他们很是善解人意,会通过讨论群悄悄Q我提醒。”从此就将麦放低些,或者采用静音方式,在线上课的特殊方式无形中默契了师生关系,增进了师生情谊,这让陈光宇心中感到很“暖”。
“网上上课的体验要比我想象中要好,在网上课堂里同学们发言要比在课堂环境下活泼,我觉得这可能是我们对弹幕文化的接受程度比较好吧。老师会在课堂上出选择题,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这样会有新奇感和互动感。总的来说,这个课程在网上学习我觉得是很不错的,学习效果也很棒。”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研一学生边越说。
在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研一学生王华磊眼中,陈光宇老师上课非常负责任,为了保证学生的听课质量,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总是会不厌其烦地耐心检测直播中签到、举手、做题以及语音等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往往会提出问题,让大家各抒己见,既避免了走神又无形中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因为彼此见不到,大家也不会害羞反而更愿意表达,喜欢这样的线上课堂。”
来源:成电新闻网
编辑:彭媛
往期精彩回顾